作者:龙泓宇 王洪 整理 审稿: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教师工作部
天南海北川农人,一根网线聚云端。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川农师生在各自的家中相约网络课堂已经过去了近2月。在这50天的网课生涯中,师生们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成长。
教师:在网课中收获
人文学院凡志强:有紧张有进步有思考
本学期承担的专业课程主要通过QQ群的共享屏幕和MOOC平台进行。从面对面教学到对着屏幕隔空对话,同学们和我都经历了一个适应过程。在正式上课前,虽然经过几轮测试,也学习了其他任课老师的经验,但是真正轮到自己登场还是紧张。
差不多两个月过去了,虽然网络平台授课缺少了“手舞足蹈”,缺少了“多方共振”,更缺少了“当面切磋”,但我却发现网课有其独特的魅力。上课前通过群文件上传教学资源,在屏幕分享中领着同学们阅读拓展材料,在同学观看慕课视频后对比课件知识点,课堂从传统的单方授课慢慢转变成知识和经验分享探讨。通过这次智能化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体验,未来的教学设计中怎样做到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融合将会成为高校教师们长久的思考题。
农学院蒲至恩:学生参与度高是网课最大特点
前脚在网上看到直播教学翻车事件热搜,后脚就接到学校的上网课通知,然后就开始在焦虑中不断熟悉网课流程,结合慕课资源调整授课形式,力求实现课堂翻转。
为了增强上课的仪式感,每次上下课都有铃声提醒同学们;授课期间,根据场景不断的表扬同学、发QQ红包鼓励学生来提高参与度;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讨论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互动;使用高频网络词汇拉近和学生距离;通过弹幕、有趣的作业加深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学生半夜11点多和我讨论如何利用课程内容来实现她自己的愿望,把路上看到跟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分享给我,为由于季节原因不能完成实验内容懊恼不已。看到同学们的努力,看到积极的状态,我也看到了希望。
虽然网课的参与度比在教室里高,但不能了解每个人的掌握程度,总觉得还是面对面交流来的更自在。因此几周网课上完,我仿佛在“异地恋”,因为我是如此渴望见到镜头对面的他们,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希望看到他们的笑脸,感受他们的温度,听到他们在教室里的笑闹,和他们走在雨后樱花飘落的校园里,认识课堂内容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聂娟、赵海伦:网课教学需要“三步走”
线上教学期间,我们的最大感受是:思政课教学从线下转至线上,由教室升至“云端”,这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唯有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为此,我们为学生配置了优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课程,实现“网课领学”;建立班级QQ群,设置教材内容导学、经典文献导读、视频拓展学习、随堂互动问答、课后交流答疑等多个环节,带动学生“自主研学”;挖掘“学习强国”“央视网纪实频道”等多个平台的优质素材,拓展《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资源扩学”。
线上教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线上教学期间,教研室多次召开线上会议,进行线上教学“集训”。老师们在技术操作、教学经验等方面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稳定性差”“学生参与度低”等多种问题,教研室汇集全员智慧,制定了教学规范,设计了应急预案。可以说,线上教学的稳步推进和顺利运行是对团队协作强大力量的最好展示。
旅游学院刘燕:网课是提质增效利器
上网课已是第七周。从慌乱到从容,从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我和同学们一道,适应了在线教学的节奏。刚开始的两周,不停更换上课平台、找资源、试网络,两周后,终于发现腾讯会议直播是最稳定、最方便互动的方式。
在线教学最大的困难就是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和管理课堂纪律。这学期的课程是《旅游目的地管理》,每一次在线教学,我会加入两到三个小案例,让同学们三人一组,成立互助学习小组,进行充分讨论,讨论完毕后进行实时连麦,同学们在这个特殊时期都特别珍惜每一次发言的机会,要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线教学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有同学在发言完毕后忘记关麦,家里的鸡叫声、狗叫声、家长吆喝吃饭的声音都会飘入到课堂中来,隔着屏幕,全班同学都能感觉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假期被硬性充值两个多月,同学们真的是思念彼此了,他们会在课间打开摄像头,让“纯天然”的状态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当然也有同学穿着睡衣误开摄像头,这会引起所有人的围观。
这段时间的在线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要顺应时代的洪流,用好网络,提升“效率”。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会继续线上线下混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和科研团队的攻关效率。
学生:在自律中成长
法学院廖悦玲:上网课,似烹茶
对我来说,网课恰似烹茶的过程。
起先是干瘪的茶叶浮在冷水上,飘忽不定。乍一听网上授课,很容易联想到直播,于是毫无疑问地“飘”了。顺理成章地就有了被窝里听课,饭桌上听课,电视前听课。这时心性浮躁,听不进,学不到。
然后水温逐渐升高,茶叶变软,但尝起来就只是苦。网课上着上着就能察觉出一些变化来,好像作业变多了,好像更容易睡着了,好像慢慢就跟不上了。这时内心最是焦虑,进一步是浪子回头,差一步是万劫不复。
后来水沸腾,茶叶沉淀,清香四溢。一点一点就悟到了,还是那个老掉牙的比喻,网课是一把双刃剑。网课方便啊,坐哪里都能把ppt看得清清楚楚,没听懂的倒回重放;网课亲近啊,一块屏幕竟然就缩小了师生距离,一瞬间老师不高冷了,学生不害羞了,课间休息唠唠嗑,议论思考更不知多了几何;网课有趣啊,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操作轮番上场,就是签到抽问也让老师们玩出了花。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亲身体验,我认为网课绝对是壶好茶。但茶是好茶,有人尝出来是苦,有人尝出来是甘。说到底,网课考验的远不止学习能力,更是对心性的挑战。
动物医学院刘乔祎:严于律己方能渐入佳境
网课开始的第一天,我面对屏幕,与老师一起手忙脚乱,并且很快发现我的问题——我很难适应无纸化教学。面对着空白电子档教材,做批注,划重点,都变得困难了许多;上一节课,可能需要来回切换两到三个软件……线上教学初期,我基本在混乱中度过。
但是慢慢地,我打字速度提高了,有时也能结合老师课上所讲,当堂整理一些笔记,并在课下观看课程回放进行笔记补充。线上教学比起线下教学有着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观看课程回放,老师的讲解比起PPT或是教材文字更能帮助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线上教学的新鲜感过后,倦怠感如期而至,只要一想着课下再说,一旁的手机便向我发出邀请。为了管住自己,我只好在每次上课前设定时间,将我的手机锁住。在这强制措施下,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
线上教学是对老师与我们学生的双重考验,我很感激老师们辛苦为我们授课,也希望能早日回到学校,占到好座位,听老师讲课。
风景园林学院王乐:独立而活跃的网课之旅
上网课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高中的班级是网络直播班,三年都是如此上课的,所以对于网课这种上课模式,我是驾轻就熟的。
上网课这几周以来,大多数课程其实和在学校的感觉差不多。大学本就应锻炼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前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在画室完成实践作业,可以相互取经,取长补短。而在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画画,只有在老师评讲作业的时候才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少了与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最初的确会有一些不习惯,但慢慢地也就适应了。而且我发现,在家里方便多了,以前上课带着电脑很不方便,但现上网课时就可以直接用电脑来记笔记。
至于课堂氛围,在学校教室上课时大家是不太活跃的,很少有同学主动回答问题。但现在网课课堂上却有很多同学都很主动地回答问题,课堂氛围比在教室上课的氛围更显放松,同学们与老师的互动不像以前那么严肃,偶尔会穿插一些有趣的梗和段子。
商学院廖玲凤:“双面”网课
网课学习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线上互动交流更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像是QQ群中展开的匿名交流,老师会一本正经地问到:“桃子,这道题你懂了吗?”西瓜就会突然跑出来说:“香蕉说的那道题我也不会。”一时各种水果轮番出场,只要高数老师再加点料,就能做成水果捞。还有老师的各种“网红直播教学法”,更是增强了上课的趣味性,不少同学都期待着和“网红老师”的开学见面。此外,网课也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线下教学中学生在教学楼之间来回奔波所花费的时间,利于我们自主安排课余时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严峻挑战。线上教学因为失去了外在大环境的约束和氛围,更需要学生的自制力发挥作用,不然直播开课时间倒是确定了,可是上课多半也就成“开放式”了。除此之外,没有教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网课纵有千般好,我还是期待能早日回到那个熟悉的课堂。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再次相聚于川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