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更多>>

【川农大精神新传人】龚伟:敬业爱岗传精神 矢志不渝兴农情

发布时间:2020-09-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杨澜 审稿:郭东力 来源:林学院

编者按:百年川农,风雨兼程。在百余年办校历程中,川农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川农人用奋斗积淀出了“川农大精神”。今年是"川农大精神”命名20周年,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重温川农人的奋斗史,阐释“川农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以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作为省科技扶贫万里行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龚伟获评2019年川农大十大扶贫先进个人,近日又获评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一路走来,他始终践行着川农大精神,秉持敬业爱业的工作理念、坚守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怀揣兴农强农的远大志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念念不忘 承继恩师薪火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龚伟总是挂在嘴边。他时常追忆自己的学生时代,宫渊波教授和胡庭兴教授用“以身作则,爱生如子”精神鼓舞着他向前,严谨治学的颜晓元老师带领他做科学研究,肖千文教授引领他开启花椒研究之旅……同时,老师们身上的一些精神品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本科阶段的龚伟很喜欢做实验,但不喜欢写论文。本科导师王米力和石大兴却告诉他,整理好实验结果和数据,写成论文发表出去,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一起交流,扩大影响,也是科研能力的一种表现。为激励龚伟写论文,王老师在实验室的有限空间里硬是腾出一块地方,并为龚伟配上一台王老师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电脑。自此,龚伟白天努力做实验,晚上坚持写论文。龚伟的论文处女作一共被拒稿4次,每一次拒稿都是不小的打击,但龚伟还是坚持不懈的一遍遍修改论文。

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宫渊波老师和胡庭兴老师的科研项目为龚伟做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舞台。每次到实验地调查和采样,宫老师都身体力行,和研究生们一样,背着沉重的实验仪器和土壤样品,手脚并用爬过几公里山路,同研究生们一起吃住。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出去采样一次耗时耗力,回到实验室后,他又投入到龚伟的实验指导中,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操作,宫老师要反复叮嘱,他常说:“如果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实验结果有误,非常影响实验进度,也浪费实验材料”。胡老师爱生如子,他主动承担了龚伟撰写论文发表的版面费,让龚伟不再为版面费而发愁,潜心做实验写论文。平常胡老师也会用他的求学故事鼓励龚伟,“干一行爱一行”、“做事一定要有一股钻劲、有一股韧劲”,这是胡老师常说的话。跟随两位老师做科研的过程不仅磨炼了龚伟的坚强意志,也让他看到了恩师厚德博学的人格魅力。

正是在老一辈林学专业老师的默默教育和引导下,龚伟渐渐认识和领悟了“川农大精神”,也深深的在心里下定决心,作为一名川农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牢记林学专业教师使命,既把论文写在期刊上,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林区山地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砥砺奋斗。

孜孜以求 践行敬业精神

在多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厚德博学,敬业奉献,诲人不倦”的精神在龚伟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淳淳如父语、殷殷似友亲,龚伟默默跋涉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把一份矢志不渝的坚守,写在了大爱无声中。

作为老师,他将教学和学生放在第一位。2019年秋季在甘孜州扶贫,龚伟和学生乘坐的车辆在一段河谷地带打滑,掉到了路旁近3米深的石滩地上。龚伟第一时间冲开车门,协助学生下车,并仔细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回到学校,龚伟立即安排学生进行身体检查,而自己为了不耽误本科生的课程,吃了几口泡饭,就直接奔向了教室。为实验采样的研究生当专职司机,陪截稿在即的毕业生通宵改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敬业爱岗的精神让他在学生身边悉心指导,在讲台的方寸之地上无言坚守。

龚伟常对学生说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是做科研、做学问的成功根本。与农民就花椒间种玉米是否有利于增加产量这个问题发生了分歧,农户坚信自己的认知,不愿听取龚伟的建议,龚伟却没有生气,而是基于实验事实耐心地给椒农解释其中原因,最后还提供了多种植方案,供其选择。第二年再去时,那位椒农因花椒收成好成了村里的示范户,对龚伟很是感激。

龚伟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更把这种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科研理念印刻在学生的思维里,根植于学生的行动中。龚伟深入学生实验,亲自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推敲实验结论,每一次出错都重头再来,再小的结论也要反复推演。2018年初,课题组的实验需要花椒麻味素标准层析柱,多方联系都没有销售的成品,学生打算更换测定方法或者放弃该项指标。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龚伟决定自己制作标准层析柱。他带领学生忙活了近十个小时,终于获得了精准的实验数据。

久久为功 不负强农之志

早在学生时代,已故科学家夏定友、杨开渠等老一辈川农人的“终生报国,兴农强农”精神一直感染和激励着龚伟。为实现强农兴农的志向,龚伟潜心学业,获得了优秀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潜心科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不辜负总书记“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期望,一直奋斗在林业科技扶贫第一线。

为了解决山区林业经济发展中良种缺乏的问题,龚伟勇于为增产、创富、脱贫积极探索,培育良种。面对高海拔、易受冻、不耐旱等实际难题,他敢于创新、积极试验,选育出一批可以适合多地气候的花椒新品种,极大的提高了花椒的成活率。他还首创培育出“汉源无刺花椒”,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实生无刺花椒空白,还极大降低了采摘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摘劳动效率。龚伟先后协助地方选育出适宜推广应用的花椒认定良种6个,并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花椒良种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为提高广大花椒种植区椒农的花椒栽培管理水平,实现“万亩地亿元钱”的花椒产业,龚伟常常亲自到花椒种植区开展花椒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当地椒农答疑解惑。但是许多椒农文化水平不高,对专业的花椒种植技术书籍看得是一头雾水。为了让栽培管理技术好懂易学,龚伟决定“画图传技”,将一年中每个月应当进行的栽培管理和技术要领用生动的图片搭配日历、表格的方式,制成了彩色的《花椒管理周年历》进行展示讲解。周年历的内容丰富细致,包括了植穴挖制、树种培育、病虫害防护等花椒种植的方方面面。龚伟通过这种方式让一个贴心的“花椒专家”一年四季伴着椒农,随时进行技术指导,也让花椒种植在地方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椒农实现了增收致富。

龚伟一直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他先后为雷波县、喜德县、越西县、泸定县、九龙县、等50余县(区、市)培训林业技术骨干、公司技术人员、贫困户、新型职业农民和花椒种植户共计1.5万余人,累计发放《花椒管理周年历》等资料2万余份。培训和指导相关工作被多个网站和报纸进行宣传报道300余次。

在践行兴农强农初心的路上,龚伟的目光并不拘泥于一隅。除了为四川花椒产业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外,龚伟还为云南省南华县和澜沧县、贵州省思南县、关岭县和德江县及安徽省太和县等地的花椒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服务,同时也致力于将省内的花椒良种推荐到适宜种植的地区大范围种植,积极为当地农民创收。

经过数代川农人的薪火相传和不懈努力,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而今,川农大精神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鼓舞和引领龚伟在强农兴农的征途上做出更大贡献。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