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更多>>

【师论】李廷轩:开拓创新做好“名导师”

发布时间:2020-11-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李廷轩  来源:资源学院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师德师风和教师素质能力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此反复给予强调和论述。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和素质能力建设,本网开设“师论”专栏,加强上述两方面的交流与学习,欢迎广大师生赐稿。来稿请寄505881239@qq.com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高校要把“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从教25年来,始终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增强育德意识,提高育德能力,以课堂教学为支点,以德施教,将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学生学农爱农。一直主讲本科生省级精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和研究生《高级植物营养学》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每年上课课时均在100以上,学生评教满意率达99%以上。教学过程中,注意将“两山”理论、粮食安全战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国家方针政策与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壤污染防控与安全生产等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做到了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培养懂专业、有情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多年来,指导学生中多人已成长为土壤研究领域的骨干,包括“四川省千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入选者、高校教授以及四川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政府部门、企业的管理者等。

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提出,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我作为本科教育主要管理单位—教务处处长,在教务管理岗位上,我坚持狠抓管理落实、突出服务质效,主持制订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全力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了一套较为先进实用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基础平台,为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称赞。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我长期从事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农村部联合攻关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主导完成全省110个县(市、区)的高标准农田验收认定和上图入库工作,为全省“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总结和“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导师不仅仅是学生科研的导师,更是学生人生的导师。获得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我将更加坚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李廷轩,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土壤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连续4届获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