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培养

更多>>

【师论】参观青教赛之“学思践悟”

发布时间:2022-09-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生命科学学院 郭晋雅

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简称“省青教赛”)被誉为省高教界的“全运会”,是我省高校教师展示和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从校赛到省赛,从预赛到决赛,层层筛选,多元评价,全方位检验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达到以赛促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2020年和2022年,我有幸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理科组代表选手,参加了第5届和第6届省青教赛,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三等奖。两次历时2年的比赛经历,两轮艰苦卓绝的备战过程,两场高手如云的教学盛宴,让我终身难忘,受益良多。回眸二战青教赛,虽苦痛于备战的艰辛,遗憾于赛果的不足,但在此过程中,着实经历了一场教学素养的历练,一次教学艺术的洗礼,切实达到了以赛促教,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与此同时,对于如何提升教学能力和备战青教赛也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的思考与总结

1、练内功——夯实专业知识,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的专业学识储备是教学的基石,只有练好“内功”,拥有扎实的学识,才更有底气和信心做好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选择,在参考教材的同时,可通过大量涉猎参考资料,充分挖掘和丰富教学资源,依据学科前沿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注重专业性,加强课程基础知识点、专业文献拓展知识和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关联和逻辑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把握前沿性,及时补充拓展学科研究前沿知识,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帮助学生激发科研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深化思政性,深度挖掘课程涉及的相关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学生胸怀家国、热爱科学、心系三农,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科学研究兴趣和科技强国担当感,培植用学科知识服务于农的“强农兴农”使命感等。

2、学理念——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好的教学理念是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的灵魂和指导。教师应结合课程和学科特色,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突出课程德育功能和育人内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例如,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基于知识技能拓展的互动式教学,驱动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理念,构建了“1中心+2基础+3拓展+4强化”的1234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微生物学理论和实践两大基础为教学主线,通过前沿、应用和实践三方面拓展,强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强化科学素养和强化德育素质,完成教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3、研技能——钻研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

钻研和提高教学技能,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是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实践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有效增强教学互动,驱动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具(在线教学APP、弹幕软件等),辅助开展课堂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探索实践翻转课堂,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专题报告,介绍学科前沿,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在实验教学中,探索开设开放式实验和应用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4、勤反思——积极反思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是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教师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全面回顾课堂教学过程,可帮助教师总结优点、发现不足、思考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学审美能力,并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反思的同时,可定期收集教学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相长,进一步达到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目标。

二、备战省青教赛的经验与建议

1、早着手——抢前抓早,开工备战

青教赛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历练过程,准备任务繁重,课程材料撰写和备课工作量大。参赛选手预赛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课程教学大纲、15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对应的15个课堂教学节段PPT1个节段的课堂教学视频及其教学反思。因此,需要在选定15个学时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15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制作并不断优化ppt,选定最优节段,反复试讲后,进行课堂教学视频录制。一旦进入决赛,能够进行材料修改和备战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决赛采用的是“随机抽取节段+现场教学展示+即兴教学反思”的方式进行,专家评审组对教学展示、竞赛材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PPT)和教学反思进行现场综合评审。在备战过程中,教学节段内容的选择尤其需要花时间琢磨。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内涵,并思考有效的融入方式。因此,尽早着手准备比赛材料,在预赛前充分备战,是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必要前提。

2、组团队——组建团队,协同作战

青教赛是对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的全方位检验。备战任务重,教学材料多,工作要求高,仅靠参赛教师个人力量,较难完成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备战工作。因此,需要组建备战团队,积极寻求团队帮助,相互协作,反复打磨参赛节段教学内容,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完善教学ppt和教案,全方位助力参赛教师备战青教赛。

3、勤演练——充分演练,有备而战

青教赛决赛的现场教学展示要求从15个节段中随机抽取1个节段进行现场讲授,而现场准备时间仅有20分钟。因此,赛前充分地进行课堂教学演练至关重要。参赛教师需在赛前反复演练所有节段,做到对每个节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均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胸有成竹,有备而战。我第一次参加赛时,由于准备材料占去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导致演练时间不足,现场教学时,漏掉了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造成比赛失利。

4、求反馈——广纳建议,提升之战

积极获取同行反馈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提升的有效方式。积极借助团队、系室、学院平台进行赛前试讲,广泛听取同行评课意见,接受名师指导建议,从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处取“经”问“道”,析差距,找短板,下功夫,进一步打磨参赛节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授课语速、肢体语言、教态仪表等细节,有助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做好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学识、教学技能、教学智慧、创造力和审美力。唯有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秉持激情,不懈努力,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钻研、精于技能,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高校青年教师,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