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

更多>>

网站首页 > 正文

杨凤:一寸赤心惟报国

发布时间:2021-06-0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龙泓宇、王洪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统部、教工部

4月20日,由省科协联合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致敬代表人选名单正式出炉。120名在川工作过的科学家入选。其中,院士代表人选99人,我校周开达、荣廷昭两位院士名列其中;除院士外的代表人选21人,我校杨凤、杨开渠、杨允奎、颜济4位教授入选。

我校共计6位科学家入选,入选人数为省属高校第一;在川高校第二,仅次于川大。这是百年川农大的红色基因和红色传统代代相传的充分体现,折射出学校始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为四川科技发展、农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奉献与贡献,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高度肯定与认可。

据悉,为更好遴选出此次拟致敬的科学家,今年年初,省科协联合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单位先后制发了《关于举办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的通知》《拟致敬的“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代表人选遴选原则及办法》等,同时,省科协还牵头成立了活动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四川省科技史课题研究组。接到相关通知后,教师工作部精心遴选推荐候选人,并经校领导审定后,向省科协报送了我校推荐名单。

教工部分六期推送宣传六位科学家的卓越贡献,传播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和爱党爱国精神。

杨凤:一寸赤心惟报国

杨凤(1920-2015),云南丽江人,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农学院牧医系教研室主任,四川农学院副院长、院长,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中国动物营养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等职。杨凤教授毕生致力于动物营养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立志于振兴中国的养殖业,为我国的养猪业和饲料工业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课题11项。在国内首先提出用消化能作为能值评定体系,主持制定了四川猪的营养需要和中国南方猪饲养标准,共同主持制定了全国猪的饲养标准,在动物微量元素营养研究和中国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凤为国立志,最初选择的是化工专业,但当他看到当时国内落后的养殖业与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的巨大差距时,便怀揣着一颗赤诚爱国之心转学养殖。1941年起,杨凤先后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美国艾奥瓦州州立农工学院(现依阿华州立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51年,就在杨凤即将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欢迎中国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讲话传到美国,在留学生中激起极大反响。杨凤受到感召后向校方提出了回国的要求。导师劝他留在美国,但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和优厚生活条件回国工作,在四川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不论历史时代如何,杨凤教授始终胸怀献身教育之志,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立德树人,育人塑才,为人师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所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点更是在1987年全国动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检查评估中获总分第一,次年在全国畜牧学科类各专业博士点评审中也获总分第一,1989、2001、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研究生教育成果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动物营养学》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首届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杨凤同志一生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带领和团结广大教职工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为川农大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始终以兴农报国为己任,是潜心科研、服务"三农"的模范和榜样。他呕心沥血,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甘为人梯,表现了高尚的师德精神和学者风范。他堪称“川农大精神”的铸就者、传承者、弘扬者和实践者。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洪